張文中:實體經濟的數字化改變了電商競爭格局

    2019-12-9 17:42  |  作者:徐曇  |  來源:中國企業家


      在剛剛過去的美國“黑色星期五”,沃爾瑪居然成為了下載量最多的APP,已經超越了亞馬遜。這是什么概念?
      
      在物美收購麥德龍中國80%的股權后,物美集團創始人、多點Dmall董事長張文中首次表示,作為一個流通企業,要堅定不移地做好食品安全,不斷地提高品質,不斷地滿足消費者日益提高的需求。
      
      “食品行業的商業本質是什么?就是品質、安全,所以我們要持續做好這些事情。”在張文中看來,麥德龍是一家在中國深耕了23年的德國企業,有著高品質、嚴格的食品安全標準的零售商,同時保持了非常穩健的增長,他也希望,在合作后可以繼續鞏固食品安全和產品質量領域的領先地位。
      

      
      以下為張文中演講內容,有刪節:
      
      最大的挑戰和機遇來自技術革命
      
      我們今天討論的主題是初心、責任和企業家該做點什么。但是對于中國的企業家來說,當前面臨的經濟形勢還是很有挑戰的,無論是經濟下行壓力還是現在面臨的國際環境,盡管中央在大力度推進,但需要一個過程,比如對民營企業的尊重,包括大家在思想上也在不斷凝聚,也就是說我們要堅定對市場經濟的信心,堅定對企業家的信心,這樣中國才有未來。
      
      那么面對這么多的挑戰,應該怎么辦?我覺得可能最根本的是一定要想清楚當前最大的挑戰來自技術革命,這個既包括互聯網的革命,更包括人工智能的革命。同時最大的機遇也來自于技術革命,當前對于實體經濟的技術革命能夠帶來的變化越來越清晰。也就是說實體經濟的數字化可以改變已經形成的電子商務競爭格局。
      
      比如,在剛剛過去的美國“黑色星期五”(2019年11月30日,道指跌幅超百點),沃爾瑪居然成為了下載量最多的APP,已經超越了亞馬遜。這是什么概念?也就是說實體經濟的數字化改變了目前已經形成的電子商務競爭格局。線上線下的一體化能夠讓實體經濟重新具備競爭的活力。
      
      所以全面擁抱數字經濟,全面回歸商業本質就是面對當前復雜多變的經濟形勢最好的一個藥方。深刻理解數字經濟的本質,同時真正把自己的行業知識,多年的積累發掘出來,就有可能會改變實體經濟的命運。
      
      不管是泰康對長壽經濟的研究,還是新希望對“五新”的探索,也恰恰代表了企業對于行業進行深度挖掘,在數字化基礎上進行深耕是企業未來的一個發展方向。多點Dmall是2014年下半年我們創辦的一個專門為零售企業擁抱數字化、回歸商業本質做轉型的平臺,它的使命是在全面數字化的基礎上實現線上線下的一體化,讓零售企業能夠在互聯網時代迎接挑戰,真正走出自己的道路。
      
      同時多點Dmall還是一個零售企業的聯盟,因為面對中國零售企業的規模,任何一個企業想要單獨去做一個APP或者是做一個數字化平臺,均無法支撐這種成本和規模的挑戰。而目前多點Dmall已經有7500萬會員,11月的月度活躍用戶已經達到1500萬,在全國移動電商平臺里邊排名第8位。
      
      學習麥德龍的高標準
      
      就在2019年10月11日,物美收購了麥德龍中國80%的股權,物美很幸運成為了麥德龍的控股股東。要知道麥德龍在中國深耕的23年里,它的形象就是,第一高品質,第二嚴格的食品安全標準,第三持續地做好這兩件事情。所以在全國90多個賣場覆蓋的58個城市中,均保持了一個穩健的增長,它幾百億的銷售額就能帶來十幾億的利潤。
      
      而在物美與麥德龍公布的協議里也明確提到,多點Dmall將是麥德龍的數字化伙伴,也就是說物美和麥德龍的合作就是一個典型的全面擁抱數字化未來的案例,并堅定不移地回歸商業本質。對于食品行業商業本質是什么?就是品質,就是安全,就是持續地做好這些事情。
      
      當前中國消費者提檔升級已經成為政府和老百姓的共識,作為一個食品的流通企業,就是要堅定不移地做好食品安全,不斷提高品質,滿足消費者日益提高的需求。雖然目前中國GDP的增長速度從6.5降到6,甚至有的專家預測還可能更低,但消費者的信心指數在最近幾個季度一直保持高位。很多大型快消品的生產企業銷售額還保持一個20%左右的增長,因此滿足消費者提檔升級的需求就變得極為重要。
      
      下一步我們在麥德龍要做的事情,首先還是要保持麥德龍自身的高質量食品安全標準。同時,包括物美,也要學習應用這樣一個食品安全標準。另外,也希望物美和麥德龍的結合,使我們中國食品流通行業的食品安全標準也能夠提高,也能夠不斷地改進升級。
      
      最后,我們也希望所有的企業擁抱新技術、回歸商業本質,在2020年做得更好,為國家、為民族做出更大的貢獻。
    注:本網發表的所有內容,均為原作者的觀點。凡本網轉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等文件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
    0

    掃一掃上 海文藝網

    掃一掃 上海文藝網微信

    上海文藝網客戶端
    上海文藝網手機
    文藝電臺客戶端下載
    責任編輯:沈彤
    電話:021-61318509
    郵箱:bjb@shwyw.com
    廣告投放聯系方式:021-61318509 郵編:201602 上海文藝網總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藝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嚴禁一切有損本網站合法利益的行為, 所有用稿為公益交流。請嚴格遵守互聯網絡法制和法規、轉載稿件如有異議立即刪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區樂都路358號云間大廈15樓1503室 版權所有 滬ICP備13019820號-1 滬ICP備13019820號-5 工商電子營業執照 20160406145114127 滬公網安備 310117020054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