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澤良—余姚瀑布仙茗

    2020-9-28 12:10  |  作者:翁澤良  |  來源:上海文藝網

      悠悠七千年的河姆渡文化,孕育了華夏兒女的世代生息,也孕育了不可忽缺的余姚市悠久的產茶文化史。
      
      余姚瀑布仙茗,可稱余姚產茶文化的點睛。余姚瀑布仙茗,又稱香茗。瀑布仙茗始產于漢,盛產于唐,首見于晉《神異記》,后載于唐朝陸羽《茶經》。瀑布仙茗,名揚四海,是中國最古老的歷史名茶之一。
      
      余姚瀑布仙茗,主要分布于四明山所轄的四明山鎮、大嵐鎮、梁弄鎮等山區或半山區的道士山。道士山在瀑布嶺山腰,海拔400余米。茶園四周樹竹茂盛,溪流交錯,茶樹常年沉浴在云蒸霞蔚之中,形成特有的天然品質。四明山,山好水好氣候好,有茶樹生長的充裕條件,資源極為豐富。
      


      每當陽春三月,瀑布仙茗開始萌發,苞出嫩芽。清明過后,采茶姑娘或茶農結伴上山,開始采摘。五月底以前采的為“春茶”,也叫“頭茶”。開采的頭兩天,數量很少,稱之為“跑山尖”,多在谷雨前采制,也稱為“雨前毛尖”。相傳云白深處的“雨前毛尖”,頭兩天是由十六歲的花季少女采摘的,天未亮就空手上山,去霧里將采下的嫩芽含在嘴里帶下山,直到下鍋炒制……這是充滿神奇色彩的上貢極品。
      


      中國的茶葉聞名遐邇,贏得中外游客所青睞。屈指可數:車云山、連云山、集云山、天云山、云霧山、白龍潭、黑龍潭和何家寨的茶葉,合稱“五云兩潭一寨”,稱霸茶市。這些名山勝潭的名茶產地均在大陸海拔300-800米之間,終年云霧繚繞,茶葉特嫩性強。
      
      然,余姚瀑布仙茗,更獨具一品。其茶樹根植于香灰之中,吸瀑布水氣,制成的茶葉色如翡翠,香高形美,品質上乘。瀑布茶,形美,色翠,香高,味濃,外形細圓,光直并多白亳,茶質清醇,湯色泛綠,喝下茶后,喉嚨口留下了淡淡的香甜和些許清涼,令人回味無窮。明代浙東詩人黃宗羲寫有名為《余姚瀑布茶》的詩,“炒青已到更闌時,猶試新分瀑布泉”,予以高度點贊。
      
      寫到此,我突發奇想,要是能在月白風清的靜夜,放一葉小舟,任其在水波不興的湖面飄蕩,抿山泉,生炭爐,沏毛尖,摯友在座,共飲瀑布仙茗,同聽天籟,該是魯迅所說的有好茶,能喝茶,此乃人生一大快樂也!
      
      

    責任編輯:楊博         沈彤
    新聞熱線:021-61318509
    注:本網發表的所有內容,均為原作者的觀點。凡本網轉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等文件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
    0

    掃一掃上 海文藝網

    掃一掃 上海文藝網微信

    上海文藝網客戶端
    上海文藝網手機
    文藝電臺客戶端下載
    責任編輯:沈彤
    電話:021-61318509
    郵箱:bjb@shwyw.com
    廣告投放聯系方式:021-61318509 郵編:201602 上海文藝網總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藝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嚴禁一切有損本網站合法利益的行為, 所有用稿為公益交流。請嚴格遵守互聯網絡法制和法規、轉載稿件如有異議立即刪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區樂都路358號云間大廈15樓1503室 版權所有 滬ICP備13019820號-1 滬ICP備13019820號-5 工商電子營業執照 20160406145114127 滬公網安備 310117020054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