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Antonyms against violence 暴力的反義詞

    2021-9-2 09:21

      如何有效地發展決策過程、決策者如何準確地考慮到知識的來源以及如何處理和傳播這些知識本身,這些問題對我們社會的發展至關重要。
      
      由ZaneMellupe策劃、Whywhart和德國駐上??傤I事館文化和教育部組織、歐洲藝術與科學協會和ifagallery支持的“反義詞行動”(AntonymsActOnition)展覽發起了更多關于暴力現象學的對話。這是一項由個人和積極分子們在公共場所進行的活動,其目的不僅是承認個人責任,更是圍繞、指出并改變社會行為的不公正方面。反對暴力、反對性侵犯、反對家庭暴力、反對精神暴力、反對情感暴力、反對文化和精神暴力、反對知識特權、反對環境暴力、反對權力濫用、反對經濟濫用和反對自我導向的暴力,這些構成的十二圖是不同學科討論的內容,也是論壇的主角。這12個反義詞有望成為促進交流的文化意識工具包--就像每個人手機里的表情包一樣。希望我們能夠思考如何防止新形式的暴力,而不是處理暴力后的惡果。

      
      反義詞展覽包括四個論壇:性別暴力;智力暴力與知識的力量;暴力與環境;心理暴力、心理研究和人工智能。所有這些論壇都匯集了來自不同行業的人士,藝術家(AbbyRobinson,AlanFlesher,BaibaLadiga,CaterinaNotte,CharlesLeblanc,ChrisGill,DanaPopa,DennisJere,DanieleMattioli,ElenaMonzo,FlaviaBigi,FranciscoHauss,FredFarrow,G?k?enDilekAcay,HanBing,HazalFirat,IrinaBanari,JuliaScorna,KateTipler,KatherinGutierrez,KathrynGohmert,KeZhou,KuriharaTadashi,LeahBourdin,LeroyBrothers,MariaDasDores,MonikaLin,NiamhCunningham,PanosDimitropoulos,PaulinaOtylieSurys,PiersSecunda,RaulAlvaro,ReijiKobayashi,SamuelBourdin,SusanneJunker,VasilyBetin,VirginieLerouge,WeAre,YokyYu和ZaneMellupe),文化人類學家(周雷)、社會學家(李麗梅、李靜)、法學研究(王杰)、科學家(AntoninoMarciano),神經科學家(李寧、劉佳)、AI工程師(崔煒)、作為AI人類化身的軟件(GPT-3)和代表特殊需求人群的現場工作者(彭林倩)。
      
      避免暴力或加以改善,與知識的力量密不可分。知識是任何涉及不同社會競爭的不同群體的挑戰的最前沿。這些群體因性別、年齡等原因而相互區別。在知識的體現和賦權方面的不平衡是性別和其他形式的不平等的表現方式之一。因此,拒絕平等獲得這種權力是一種微妙但極其有效的暴力形式,阻止平等在社會上得到體現。
      
      限制知識的獲取可以追溯到限制權力的獲取:世界上,避免分享知識相當于將知識資本化,致使一個集團的利益凌駕于另一集團之上。這為暴力使用知識的廣泛現象學開辟了道路,最終顯現人類社會主要參與者之間的利益沖突——濫用知識還包括為了經濟目的以個人或個人群體為目標,通過大數據分析和其他強大的工具處理消費者的信息。

      
      在這種情況下,人工智能(AI)經常被認為是20-21世紀最重要的發明之一,對人類的命運有著根本性的影響。正如IsaacAsimov在《機器人學三定律》中所說,必須不惜一切代價避免奇點或強人工智能階段,以防止對其創造者人類的巨大影響。事實上,機器人已經發表了關于接管人類的聲明,探索可能的威脅。

        
      同時,人工智能和現代技術可以被加以利用,以改善個人和人群的生活條件,包括有特殊需要的人。人工智能的巨大成功表現在能夠傾聽不同的歷史,收集不同經歷的數據作為訓練樣本,有效地實現了對生活中所有可能性的掃描。相反,必要的匿名數據存儲和信息使用造成了一個令人擔憂的問題,并自然地引出人工智能倫理的話題。從理論的角度來看,后一個問題也與人工智能的可解釋性問題,以及為社會和個人用途實現的算法的相關可信度問題有關。
        
      人工智能一直在開發前所未有的自動化數據壓縮、信息處理和密碼學工具。物理學中的量子信息和量子計算模型為實現具體的技術先進的設備提供了進一步的知識。密碼學和不可替換代幣的發展為簽署密碼合同的可能性開辟了道路,并為微觀經濟活動的發展定制了一系列解決方案。在大量可能的其他表現形式中,由于不相稱和不平等地使用人工智能而產生的不平衡卻形成了一種特殊的暴力形式。

     
      除了知識的力量,還有信仰的力量。巫術和其他非主流信仰形式因挑戰制度化的西方宗教而一再被禁止和排斥,導致進一步的暴力行動。在西方科學誕生之初出現的那些陳述也獲得了類似的財富。GiordanoBruno于1600年在羅馬被天主教會燒死,因為他肯定了宇宙的無限性和太陽系的非中心性。幾十年后,伽利略被同一天主教會強迫放棄他關于日心說的論文。知識的傳播是由信念的力量控制的:有限的獲取知識的機會留下給了人們。
      
      因此,性別問題與不平等現象有關。事實上,性別差異是暴力的一個主要目標,也是持續不平等的根源。性虐待顯然是暴力的主要形式,根據求助熱線的效率,現場工作人員試圖對此作出回應。對離婚政策和新的法律的思考仍在進行著,并有部分已經加以實施,以扭轉這種局面。為此目的,需要強調在學校進行性教育的必要性。只有通過文化代表性和性別教育,才有可能實現平等機會。

      
      另一個重要的動力同時涉及環境、知識和信仰的力量。保護環境是當代道德景觀的優先事項。在這種情況下,環境標準化如何影響標準之外的人們。我們不僅將環境定義為一個物理的空間,而且將其定義為一個虛擬的或線上的空間,并與有特殊需求的人和個人經驗相關聯。

      另一方面,知識是現代性賴以建立的主要支柱之一。發展和保留知識相當于掌握和發揮權力,因為知識現在相當于改變和改造物質環境和社會環境的能力,能夠滿足不同社會主要行動者的需要和期望。在世界范圍內,知識共享過程中的不平衡和不平等自然助長了不同社會中代理人群體之間的暴力問題。
      
      知識不僅自然地編碼人工智能,同時也編碼心理理論的學科,我們可以從理論上把心理暴力的現象學與心理理論聯系起來。精神暴力是一個復雜的現象,需要從不同的角度來研究,涉及精神分析、神經科學和心智研究。精神暴力雖然源于特定的個人和社會背景,但它超越了個人和社區的經驗,代表了人類的一種生存狀態。這種形式的暴力甚至可能以享樂主義的方式進行,或者至多以靈知學的方式進行,以探索人類思維的認知極限,并窺探其中的奧秘——藝術和科學創造力的起源。


      在準備這一系列活動期間爆發新冠肺炎疫情,疫情至今仍在延續著,這讓全世界更加強烈地感受到暴力的存在。有很長一段時間出行受到限制,人們因為距離和安全措施相隔。人們常常被迫在有限的空間里隔離很長一段時間。這使人們更加意識到工作和社會中的暴力:經濟暴力、環境暴力以及知識在社會中傳播的不平等。

         Text by Zane Mellupe & Antonino Marciano
    注:本網發表的所有內容,均為原作者的觀點。凡本網轉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等文件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
    0

    掃一掃上 海文藝網

    掃一掃 上海文藝網微信

    上海文藝網客戶端
    上海文藝網手機
    文藝電臺客戶端下載
    責任編輯:沈彤
    電話:021-61318509
    郵箱:bjb@shwyw.com
    廣告投放聯系方式:021-61318509 郵編:201602 上海文藝網總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藝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嚴禁一切有損本網站合法利益的行為, 所有用稿為公益交流。請嚴格遵守互聯網絡法制和法規、轉載稿件如有異議立即刪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區樂都路358號云間大廈15樓1503室 版權所有 滬ICP備13019820號-1 滬ICP備13019820號-5 工商電子營業執照 20160406145114127 滬公網安備 310117020054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