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上海的海派文化與特色,可不僅僅是外灘陸家嘴那一幢幢摩天大廈,霓虹璀璨的浦江兩岸只能代表上海的都市與繁華,而電影《愛情神話》里那些平凡的上海街區與弄堂才是真正的海派文化,這種中西文化交融的里弄建筑,掩映在街道兩旁茂盛的法國梧桐下,散發著濃厚的上海本土氣息。
挑一個風和日麗的午后,悠閑漫步在綠樹成蔭的上海街頭,或在路邊特色的咖啡館里坐上片刻,精美的老洋房在樹影婆娑下,散發著滿滿的海派風情,你的旅行怎能少的了它?
南昌路
南昌路離淮海路商業街非常近,是一條東西走向的小馬路,與附近的網紅馬路——思南路相比,這里顯得冷清許多。也正是少了成群打卡拍照的人,這里才更有歲月的味道。
南昌路幾乎每一幢老房子背后都有一個故事,在此居住過的名人多不勝數,如政治領袖毛澤東、陳獨秀,電影明星趙丹、白楊,文學名流徐志摩、傅雷等等。南昌路上的上海科學會堂已正式對外開放,紅色的地板、旋轉的木質樓梯、漂亮的彩繪玻璃窗,悠遠的歷史感撲面而來。
思南路
思南路是上海少有的歷史風貌保護區之一,有著中西各種樣式的老上海民居,也是一個名人故居云集的地方,鵝卵石墻面的洋房別墅,爬滿綠藤的院墻,梧桐樹下斑駁的陽光,不知有多少風云人物留下幾許滄桑故事。
現在的思南路是個大名鼎鼎的網紅拍照打卡地,各種高檔餐廳、酒吧、咖啡廳、俱樂部、展覽館匯聚,成為上海市中心集人文、歷史底蘊與時尚于一身,最獨特的風景線。
陜西南路
陜西南路是一條南北縱貫原法租界的道路之一。這里曾是“上上只角”,住戶非富則貴。畫家豐子愷曾住過的凡爾登花園(現長樂邨),張愛玲曾渡過童年時光的白爾登公寓(現陜西大樓),電影演員王丹鳳住過的陜南邨,還有源于一場夢境而建造的美輪美奐的馬勒別墅,兩公里的馬路有著魔都獨具一格的風情。
武康路
武康路原名福開森路,修建于1907年,是一條“濃縮了上海近代百年歷史”的“名人路”,不同于其他街道,這里的房子各有特色,西班牙式、文藝復興式、巴洛克式……永康路只有短短的一公里多,道路兩旁高大的法國梧桐遮天蔽日,格外具有情調,這里靠近各國領事館,以前曾是老外最喜歡的酒吧一條街,不過自從武康大樓爆火以后,每天大量游客來這里打卡,如今這面已經成為網紅店鋪一條街,蜂擁而至的人群給武康路帶來了極高的名氣,也打破了以往的寧靜的生活。
圓明園路
圓明園路曾是上海一條非常有名的馬路,緊鄰外灘卻很安靜,雖說只有462米,卻有著十幾幢老建筑,領館、博物館、教堂、銀行等等。這里很多建筑都用了紅磚外墻,與外灘建筑稍有差異。現在經常會有新人們來此拍攝婚紗照,以獨特的街景與隔江向望的東方明珠為背景,留下獨特而又美好的回憶。
多倫路
多倫路是上海知名的文化街,這是一條僅500米、呈L形的小街,主要展現的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上海的人文風情。多倫路雖說街短,但被號稱是“現代文學重鎮”,曾經魯迅、茅盾、郭沫若、葉圣陶等眾多文學巨匠在此居住并進行文學交流的地方。現在街道兩邊有許多舊書攤、懷舊古玩小店、文藝咖啡館等,是拍照散步的好去處。想要感受張愛玲小說里“老上海的感覺”一定要來這里看看。
溧陽路
溧陽路是一條安靜而美好的馬路,這里是上海目前面積最大、保護最好的花園住宅群。這里沒有別致的網紅咖啡館,沒有吸睛的創意小店,也沒有霓虹閃爍的的廣告牌,沿著這條安靜的馬路走著,道路兩旁的梧桐樹和洋房相映,呈現了魔都當地人生活的安靜與美好。
責任編輯:沈彤 楊博
新聞熱線:021-61318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