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上門對接,幫助需要外出就醫的居民加急進行核酸檢測;第一時間掌握居民訴求,幫助罹患癌癥的居民聯系醫院收治;安排專車轉運接送,幫助尿毒癥患者跨區就醫……在封控管控期間,就醫需求類問題日漸凸顯,為做好管控區域內孕產婦、急重癥患者等特殊群體的就醫保障,嘉定區推出“門對門”“線連線”“點對點”服務,通過建立需求收集、醫療組研判、協調處置、跟蹤服務閉環管理機制,“4+7+12”工作聯動機制等方式,第一時間回應市民訴求,全力暢通百姓就醫通道。
??“門對門”志愿服務
??3月上旬起,嘉定區建立了需求收集、醫療組研判、協調處置、跟蹤服務閉環管理機制,組建就醫服務志愿者隊伍,對封控樓棟內居民就醫、配藥等需求進行提前排摸,并制作《封控區域服務就醫需求人員志愿者溫馨提示》培訓短片,告知志愿者相關工作任務、注意事項及工作紀律,統一口徑、規范服務,特別是對有多次就醫需求的人群(如產檢等),提供持續跟蹤服務。對封控區域內企業、類住宅、商業綜合體等就醫服務,參照居民區服務手勢,確保做到全覆蓋、無遺漏。自3月11日起,共收到封控區就醫服務需求4044起,已完成全程志愿服務3557人,持續對接跟進服務487人。
??江橋鎮居民楊女士在3月12日需前往指定醫院完成試管嬰兒培育著床檢查,但所在小區屬于“2+12”隔離區域,外出需有48小時兩次核酸陰性證明。志愿者了解情況后,第一時間上門對接,報請社區醫生為其加急進行核酸檢測。拿到核酸檢測結果,楊女士終于在規定時間外出就醫。
??“線連線”生命救援
??4月1日起,上海浦西實施封控管理。為做好封控期間就醫保障,嘉定全區上下提前制定工作預案,在3月29日下發《關于做好封控期間就醫需求排摸的通知》,排摸孕產婦、血透、放化療等特殊患者應急就醫需求。
??梳理全區醫療資源,屬地7家醫院開足馬力,對急診、發熱門診、重癥、產科、兒科、化療、手術室等重點科室和在院患者救治做好保障。同時,建立“4+7+12”工作聯動機制,區委宣傳部、區衛健委、區防控辦、區城運中心與7家區級醫院、12個街鎮落實專人負責封控管理期間就醫服務保障,制作工作聯系表,加強聯動、形成合力。
??嘉定工業區居民徐先生罹患小細胞肺癌,長期在瑞金醫院北部院區進行化療加免疫治療;但近期醫院改為集中隔離收治點,無法繼續治療。社區通過前期排摸,第一時間掌握徐先生的訴求,及時幫助患者聯系海軍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東方肝膽外科醫院)進行收治。日前,徐先生順利完成治療,并預約了下次治療的時間。
??“點對點”專車轉運
??南翔鎮居民葛先生患有尿毒癥,長期在同濟醫院進行血液透析治療。同濟醫院位于普陀區,想到封控期間需跨區就醫,葛先生犯了難。沒想到鎮里在他就醫前一天就打來電話,為他安排專車送醫,治療完畢后,再從同濟醫院將他送回。
??為力求精準安排病人就醫轉運,社區在前期排摸就醫需求的基礎上,將信息及時反饋有關部門,并要求屬地至少提前一天聯系市民,做好就醫安排,并動態掌握就醫情況,形成閉環管理。除了120轉運急危重患者外,區交通委及各街鎮配備轉運專車約200輛(包括跨區專車75輛),盡最大努力為居民就醫提供專車接送,并配備志愿者全程陪同,為市民在封控期間建起快捷暢通的就醫通道。
??記者 茅冠雋
責任編輯:沈彤 楊博
新聞熱線:021-61318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