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東新區廣泛開展“共產黨員在行動,黨員志愿者在行動” 在抗疫一線做“真正的共產黨人”

    2022-4-28 16:52  |  來源:解放日報

    ??4月初的一天,浦東新區南碼頭路街道東三居民區,一個令人震驚且慌張的消息傳出:居委班子里有人不幸“中招”,需要集體隔離。時值小區里物資保障、核酸檢測、送醫配藥等工作最繁重,且剛剛捋順秩序的一段時間,社區一下沒了主心骨,居民在業主群里幾乎炸了鍋。

    ??然而,激烈的討論還沒有結束,街道方面就傳來消息,街道黨工委已選派聯系該居民區的人大工委副主任帶領3名機關黨員“走馬上任”,全盤接過東三居民區的服務保障工作。小區黨總支書記李慧芳,此刻雖在方艙治療,卻也離崗不離線,遠程安排和聯系小區里的一應事務。小區最艱難的日子,就這樣撐下來了。

    ??“關鍵時刻沖得上去,危難關頭豁得出來,才是真正的共產黨人。”上海市委《致全市共產黨員的公開信》發表后,浦東新區廣泛開展“共產黨員在行動,黨員志愿者在行動”,哪里有需要,就在哪里建立黨組織,讓黨組織在抗疫第一線,切實發揮黨組織抗疫斗爭“主心骨”作用。目前,浦東各街鎮居村共有市、區兩級機關企事業單位下沉干部7503人,發揮了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一線缺人?黨員干部補上!

    ??“缺人,缺人,還是缺人。”在浦東疫情最吃勁的一段時間里,許多社區都發出了這樣的聲音。

    ??浦東全區村居黨組織負責人本應為1396人。因長期奮戰在一線,感染風險大,很快,隊伍出現了戰斗減員的現象。高峰時期,56人不能再參與工作。為了準確獲知基層的實際情況,浦東新區很早就建立起基層工作力量日報制度,要求各街鎮及時掌握村居黨組織書記等一線力量減員情況,并第一時間增補到位。

    ??出現空缺,誰來增補?浦東新區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掌握情況后,組織部遴選一批政治素質好、服務意識強、有奉獻精神的在職黨員,擔任村居黨組織兼職副書記,組織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目前全區已有兼職副書記1579人。而針對那些人手極度緊缺,甚至一人身兼多個小區黨組織負責人的情況,又緊急派去了小區、村組黨組織負責人1322名,確保全區7256個小區、村組都有1名黨組織負責人坐鎮指揮。

    ??對于惠南鎮建欣苑居民區來說,4月15日,是一場特殊考驗的開始。吃住在居委、連續奮戰了20多天后,居民區書記杜小燕接到一通電話,“你的核酸結果異常。”“我估計是‘陽’了。”杜小燕馬上意識到。彼時,小區8名居委干部已經折損一半。鎮職能部門、黨員、志愿者和物業公司第一時間成立臨時黨支部,以樓組為單位,成立了物資配供數據組;在惠南鎮經發辦的配合下,社區流動車開到了小區門口,解決部分民生問題;為了給居民配藥,惠南鎮社區事務中心的下沉機關干部和志愿者,每次裝兩大箱病歷卡,扛回四麻袋藥。杜小燕漸漸放下焦慮。

    ??為了進一步把所有下沉干部有效組織起來,浦東新區還在各街鎮建立了共計37個下沉干部臨時黨組織,選優配強37名臨時黨組織書記。其中,市級下沉干部26人,區級下沉干部10人,鎮黨委書記1人。在臨時黨組織的組織推動下,下沉干部與基層干部一同工作、一同戰斗,合力投入疫情防控阻擊戰。

    ??浦東新區區委組織部下沉干部文光宇,此次受派擔任高橋鎮潼港中六村在職黨員臨時黨支部書記。他在社區幫助居民做核酸、測抗原、送快遞、發物資、配藥品,發揮了重要作用。“當得知文光宇要被單位召回的消息后,居民區黨總支書記黃筱妍還主動找到鎮領導,哭著表示希望文光宇能留在社區。”浦東新區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哪里任務重,突擊隊就往哪里派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要有共產黨員的身影,哪里最吃緊,哪里就要有共產黨員的擔當。按照“保重點、保急需、保專項”原則,當前,浦東新區區委合理調配使用區級機關企事業單位在崗人員支援相關重點工作。同時,面向全區遴選了一批黨性強、作風硬、戰斗力強的黨員干部職工,組建一批區級抗疫突擊隊。

    ??浦東新區區委組織部介紹,此次針對疫情組建的機關黨員干部抗疫突擊隊,有一個重要原則:哪里任務重,就往哪里派。

    ??封控以來,不少平時坐在辦公室里的黨員干部一下子變成了“搬運工”“快遞員”,奔波于配送保供物資的路上。浦商集團啟動保供大倉,動態保持600噸至800噸庫存,保障各街鎮供應。為了能把新鮮蔬菜盡快送到群眾手上,各級管理人員和員工一起動手,爭分奪秒,在倉庫里連續作戰,“大家再累也不叫苦,黨員要堅持到最后。”集團黨委委員芮利翔表示。

    ??三林鎮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黨支部的全體黨員都加入了疫情防控突擊隊,接到分揀保供物資的任務后,支部書記沈廣權帶隊在保供倉庫不分晝夜,分裝、打包萬余份生活物資,為隔離在家的居民提供物資保障,“我們分揀得越快,居民就能越快拿到物資,我們的付出就值得。”

    ??更多黨員干部,則走出機關,走到老百姓的家門口,直面群眾的訴求。陸家嘴街道梅園三村居民區有一位居住在6樓的陽性居民需要轉運,但樓里沒有電梯,他本人又行動不便。面對對方1.8米的身高,居民區黨組織書記趙子正毫不猶豫站出來,主動把居民背下了樓。結果因沒吃午飯、穿著悶熱的防護服,不一會兒他就暈倒在了地上。居民聽聞此事紛紛送來關切。趙書記醒來卻只說了一句話:這都是我分內的事。在他和黨員干部的帶動感召下,整個梅三居民區的陽性轉運工作已經實現“日清日結”。

    ??3月13日,浦東新區老港鎮的鎮政府辦公樓里發起一場“緊急集合”——附近個別街鎮已出現病例或核酸陽性情況,疫情隨時可能蔓延到本鎮。鎮領導當即做了兩個決定:一是成立11支分別對應轄區內11個村居的“突擊隊”,挖掘一批年輕肯干的機關干部上一線;二是成立保障組、后勤組、生活物資組、防疫物資組等各職能組別,每個崗位各司其職,確保基層有需求找得到人、辦得了事。

    ??老港鎮鎮黨委副書記黃偉告訴記者,老港以農村地區為主,共有7個村、4個居委。社區的志愿者年紀普遍比較大,“做做防疫宣傳工作還行,真要讓他們撲在一線參與核酸采樣工作是比較困難的。好在機關里年輕人不少,經過排摸和自愿報名,有100多個80后、90后可以頂到一線去。”此外,為了確保整個機制合理高效運轉,近日,包括黃偉在內的一批鎮領導都住在了鎮政府辦公樓,承擔著指揮部的職能。黃偉辦公室那張不到2米長的舊沙發,就是他的床鋪。

    ??目前,浦東各街鎮統籌下沉干部力量已組建突擊隊36支、隊員1040人(黨員769人),其中,市級下沉干部379人、區級下沉干部661人,重點承擔各自街鎮轉運、保供、終末消殺等突擊任務。

    ??每個黨員都是一面旗幟

    ??打開新場鎮為老志愿服務團隊隊長、黨員沈彩雅的朋友圈,里面幾乎都是她和她的配藥團隊奔波在為小區居民配藥路上的畫面記錄。配藥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沈彩雅他們為了完成每天的工作,常常累得汗流浹背。

    ??好在全區有3000多名“沈彩雅”,共同建立起區、街鎮、村居、小區四級配藥志愿者隊伍。在洋涇街道,黨員志愿者還主動貢獻出25部私家車,組成“涇聚里”志愿服務車隊。“馬上出發”“已在路上”“我已到達”……這是志愿者群的聊天記錄里,最常出現的文字。

    ??廣大共產黨員積極響應浦東新區區委號召,佩黨徽、亮身份,穿馬甲、戴袖章。每個人,都逐漸成了各自崗位上的“無名英雄”。

    ??在康橋鎮美林居民區,就有黨員自發組成了一支消殺巡邏隊。據介紹,居民區黨組織發出了招募令后才十幾分鐘,就有30多名黨員退役軍人報了名。他們每天下午5點到晚上8點,都要對1個快遞集散點、3個大門口、5個核酸檢測點、5個垃圾收集站、約10公里主干道以及非封控樓道進行全面消殺,努力為小區創造出一個健康環境。

    ??在北蔡鎮,北杰環境衛生服務有限公司負責域內109個小區、8個村的垃圾收運。受疫情影響,能上崗的職工只有35人,僅為平日的一半,他們設置黨員示范車、黨員示范崗,在封控小區,每天早上5點多開工,天天干到深夜,日均收運涉疫垃圾超過80噸。公司黨支部書記張莉英原本今年3月應退休,如今超期服役,她表示,再苦再難,也要保證垃圾的及時清運。

    ??就在近日,更多個體黨員的力量被挖掘和動員起來。浦東新區針對關心關愛特殊困難群眾作出安排,開展“幫困關愛”專項行動,并會同各街鎮排摸出高齡獨居老人、失能失智人員、獨自在家少年兒童、殘障人士等特殊困難群體10萬余人。

    ??黨員火速響應,目前已有7萬多名樓組長、黨員、下沉干部、志愿者參與結對幫扶,覆蓋所有排摸出的特殊困難群體。其中,周家渡昌五居民區黨總支還為黨員志愿者排班,分工保障獨居高齡老人一日三餐、日常用品以及常用藥的保障。此外,志愿者還每天給這些老人撥打視頻電話,給他們帶去一份安心。


    責任編輯:沈彤        楊博
    新聞熱線:021-61318509
    注:本網發表的所有內容,均為原作者的觀點。凡本網轉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等文件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
    0

    掃一掃上 海文藝網

    掃一掃 上海文藝網微信

    上海文藝網客戶端
    上海文藝網手機
    文藝電臺客戶端下載
    責任編輯:沈彤
    電話:021-61318509
    郵箱:bjb@shwyw.com
    廣告投放聯系方式:021-61318509 郵編:201602 上海文藝網總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藝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嚴禁一切有損本網站合法利益的行為, 所有用稿為公益交流。請嚴格遵守互聯網絡法制和法規、轉載稿件如有異議立即刪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區樂都路358號云間大廈15樓1503室 版權所有 滬ICP備13019820號-1 滬ICP備13019820號-5 工商電子營業執照 20160406145114127 滬公網安備 310117020054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