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上海”,旨在以書畫展現上海城市精神與風貌,傳遞生活真善美。作品視角將聚焦上海,但從這里讓您看到世界;作品風格將遵循傳統,但從傳統中讓您感受到發展創新;作品作者將是有影響力的書畫名家,但在這里讓您不時見到實力非同一般的新人。展覽將讓您感受藝術的魅力,給您帶來美的享受!
上海市地方史志學會海派文化藝術研究專委會為“翰墨上海”的指導單位,韓天衡美術館、上海覺群書畫院為學術支持單位,本次活動由上海文藝網主辦。總策劃王依群,藝術指導韓天衡、樂震文,監制畢凌鋒。
“翰墨上海”首期展出的是:享譽國際的工筆畫名家姜學炳。其作品寫胸臆,潑翰墨丹青于華章,化妙境,灑綠色情懷在筆端。讓我們在觀賞佳作的同時,去感受蘊含于作品中的藝術魅力和澎湃力量。
姜學炳
姜學炳是享譽國際的工筆畫名家。出生于1941年10月,四歲就開始學習繪畫,師從中國畫名家張仃、黃胄。青年時期在國內聲名鵲起,成為上海所有藝術協會中最年輕的會長。
1985年,姜學炳遠赴美國芝加哥城市學院繼續深造,并于聯合國中國畫會、芝加哥藝術博覽會等地舉辦展覽,廣受贊譽。其作品與畫冊被全球多家機構、國家政要與個人收藏,海外媒體高度評價其藝術成就。其中,在2012年奧巴馬總統與美國前任總統克林頓在美國白宮一起接見姜學炳并收藏了其作品,可見其藝術成就非同一般。
姜學炳的藝術創作意境有所求,遷想有妙得,師承得認真,創造得大膽。秉承“藝術家不能忘記自己的風格,不能舍棄民族的特色”之信條,意存筆先,畫盡意在,以意運法,使法就意,以形寫形,以色貌色,形神兼備。其所繪人物畫,工筆描摹,精細入微,纖毫盡顯,神情畢肖,細細發絲也肖似真人,勝似真人。
多年來,姜學炳沉浸在美的創造中,致力于架起中美文化交流之橋梁。在繪畫中融合西方的表現手法更好地講述中國故事,讓藝術走向多元化。他的手法多變,或大塊對比,或潑彩渲染,或光點變幻,意到筆到,筆到意顯。他的色彩多變,或汪洋肆意,或淡雅婉約,或清麗脫俗,獨創一格。他狀物、寫景別致,描容畫人更是獨到。
其筆法技巧學得精髓,色彩上大膽創新。對于顏色的把握上,使用水彩水粉,超越傳統顏料。其相關代表作《西湖明間故事》《紅樓夢十二金釵》工筆描摹的仕女圖,細致入微,絨毫盡顯,不僅神情惟妙惟肖,人物體態,手勢,著裝,頭飾也都搭配的恰到好處,整體呈現的意境是畫中有畫,畫勝真人。不僅是對傳統人物畫在技巧與筆法上的突破和超越,更是對融山水畫藝于人物畫藝之中的突破和超越。
近年來,其現代畫新作中對風景描摹漸趨奔放,顯現出寬廣的大視野,同時卻又不失精細入微的筆法。首屆亞非拉乒乓球賽十個冠軍杯設計中有六幅是姜學炳的作品。中國著名的藝術家、中央美術學院原副院長羅工柳老師稱贊道:“姜學炳是一位出色的畫家,作品新穎精湛,對中國美術事業有卓越貢獻,而且對美術的學術研究亦有獨到見解。”
作為一位醉心藝術的老藝術家,他藝求高格,人守高潔。他常說:藝術家是不能忘記自己的風格,不能舍棄自己民族特色。浮名非所求,虛譽絕不釣。
作品展示
《凝視》
《銀霧》
《悠然下山》
《紅樓夢十二金釵—黛玉》
《紅樓夢十二金釵—寶釵》
《西湖民間故事》彩盤系列
《圓夢》
《母愛》
《仲夏》
《綻放》
責任編輯:楊博 沈彤
新聞熱線:021-61318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