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享健康》2024第13期——何為拍八虛

    2024-1-21 08:13  |  來源:上海文藝網


       早上的公園,真的比菜市場還熱鬧!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能看到這樣的景象:一些上了年紀的阿姨、爺叔們在不斷拍打自己的身體,簡單地拍打手臂、背部、腿部,真的能起到養生效果嗎?”本期《按享健康》節目,我們就跟著張為棋老師一起來了解一下中醫中的一種“懶人養生法”——“拍八虛”。

      
      中醫理論認為:“百病源于五臟”,《黃帝內經》中說:“人有八虛,肺心有邪,其氣留于兩肘;肝有邪,其氣流于兩腋;脾有邪,其氣留于兩髀;腎有邪,其氣留于兩腘。”“八虛”其實是指人體的八個關節,即兩肘窩、兩腋窩、兩腹股溝、兩腘窩。都是人體關節的內側面和折疊處,就像太陽照不到的背陰面一樣,有靜止、凝滯的特點,是五臟邪氣潛藏之所。當體內氣血不暢時,尤其容易在這些部位形成瘀滯。那么,“八虛”究竟在哪里?又該如何正確地“拍八虛”呢?

      
      心肺有邪,其氣沉于兩肘。常常拍打肘窩可以疏通肺氣、養心安神,預防心肺兩臟的疾病。一臂伸直,找到肘橫紋正中,另一手四指并攏,用空掌輕輕拍打,力道逐漸加重,拍至微微發熱,發紅即可。
      
      肝有邪,其氣流于兩腋,常常拍打腋窩可以疏肝理氣,改善肝火上亢、心氣郁滯導致的頭暈、肝郁、心煩易怒,還能緩解女性更年期情緒不穩定或乳腺增生的問題。

      
      脾有邪,其氣沉于兩髀。現代人長期久坐,腹股溝處于長時間倦縮的狀態,身體的毒素和寒氣也會在這里滯留。經常拍打腹股溝,不僅能促進盆腔淋巴循環,還能調理脾胃、運化水濕,有能使胖人變瘦,瘦人長肉的雙向調節功能。在拍腹溝股時最好保持站姿,兩腿微微分開,兩手握空拳,輕輕拍打兩側腹溝股,直至微微發熱。

      
      腎有邪,其氣留于兩腘(膝關節后側)。中醫有“腰背委中求”的說法,委中是治療腰腿疼痛的要穴;有補腎養腎、舒筋通絡、強健腰骨的作用,拍腘窩時,彎腰屈膝,兩手握空掌,同時拍打兩膝關節后方,可以改善腰背痛、足跟痛等癥狀。

      
      找到“八虛”之所在,就意味著找到了祛除五臟之邪的最佳途徑,長久堅持、正確拍打,可以起到疏通氣血、濡養五臟的作用,您學會了嗎?


    責任編輯:楊博         沈彤
    新聞熱線:021-61318509
    注:本網發表的所有內容,均為原作者的觀點。凡本網轉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等文件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
    0

    掃一掃上 海文藝網

    掃一掃 上海文藝網微信

    上海文藝網客戶端
    上海文藝網手機
    文藝電臺客戶端下載
    責任編輯:沈彤
    電話:021-61318509
    郵箱:bjb@shwyw.com
    廣告投放聯系方式:021-61318509 郵編:201602 上海文藝網總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藝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嚴禁一切有損本網站合法利益的行為, 所有用稿為公益交流。請嚴格遵守互聯網絡法制和法規、轉載稿件如有異議立即刪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區樂都路358號云間大廈15樓1503室 版權所有 滬ICP備13019820號-1 滬ICP備13019820號-5 工商電子營業執照 20160406145114127 滬公網安備 310117020054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