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由中國殘聯就業指導中心主辦,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浙江螞蟻公益基金會聯合發起,首都博物館、北京唐人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承辦,北京市殘聯等單位協辦“美麗工坊”項目推進會暨殘疾女性文創作品展在北京大運河博物館(首都博物館東館)舉行。來自宜興“美麗工坊”女性殘疾人就業項目的6位殘疾人陶藝家的17件作品精彩亮相。宜興市“美麗工坊”的殘疾人陶藝家范月琴榮獲“美麗追夢人”。
中國殘聯副主席、副理事長李東梅,全國婦聯婦女發展部副部長奉朝暉,中國殘聯就業中心副主任張振飛出席活動并講話。全國31個省區市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的負責同志,45家美麗工坊機構負責人、社會機構150人參加活動。
我國有8500多萬殘疾人,他們的生活狀況關乎著千千萬萬個家庭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通過“美麗工坊”項目,越來越多的殘疾人走出家庭,融入社會,他們用頑強的精神、不屈的意志,以夢想為伴、與時代同行,用頑強奮斗把一個個美好夢想變成現實,在逆境向前中綻放光彩,以實際行動生動詮釋了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
《藤》
《翠竹拂曉》
宜興“美麗工坊”文創作品展出了范月琴的《藤》《翠竹拂曉》,來自江蘇省宜興市的范月琴,現場制作紫砂壺,她的陶藝作品精美,憑借著獨特的創意、精湛的工藝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蘊,不僅展示出殘疾女性非凡的才華和創造力,更加展現了她們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未來的憧憬。
范月琴1968年出生于宜興市丁蜀鎮西望村范氏陶藝世家,1984年開始從事紫砂藝術創作,師承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季益順先生,并深得中國陶瓷藝術大師陳建平先生的特別指導。先后榮獲全國技術能手,江蘇省陶瓷藝術名人,正高級工藝美術師,正高級鄉村振興技藝師,國家一級(高級)技師,江蘇省技術能手,江蘇省鄉土人才三帶能手,遼寧科技學院客座教授,中國民族民間工藝美術家協會專家庫專家(首批),無錫市工藝美術專業、鄉土人才中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委員會執委,宜興市工藝美術、鄉土人才初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委員會評委,宜興市陶瓷行業協會殘疾人陶藝家分會常務副會長,宜興市愛德陶藝社副秘書長,優秀青年陶藝家(第二屆),優秀女陶藝家,宜興市三八紅旗手,五好文明家庭標兵等榮譽。
2011年,首次參加全國殘疾人職業技能競賽,憑借作品《創造完美》榮獲第四屆全國殘疾人職業技能大賽陶藝組亞軍,2013年陶藝創新設計高研班畢業,使其藝術修養進一步提升。2014年經過市、省職業技能大賽選撥,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績代表江蘇省參加了在浙江嘉興舉行的全國殘疾人崗位精英職業技能競賽陶瓷產品設計師(陶藝)項目比賽,在全國各省51位參賽選手中脫穎而出,奪得第一名,并獲得了由中國人社部頒發的“全國技術能手”證書。
2016年代表中國赴法國參加國際殘疾人職業技能賽陶藝項目比賽,在命題《大海》器型自定賽題中運用中國紫砂獨特堆貼手法獲中西方評委一致肯定,并拿下該模塊滿分,為中國宜興陶瓷項目展示了風采,并得到江蘇省副省長許津榮的親切接見與慰問。2023年,個人事跡入選“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全國殘疾人優秀典型案例。2024年,作品《逸》、《超越套組》入選中殘聯、全國婦聯聯合項目“美麗工坊”文創作品展,亮相故宮博物院。
作品多以紋理新、內涵深、韻味濃、選料優為特色,集細、巧、秀、精、實用與收藏于一體,自成一派。
修藝也要修德,要常懷感恩之心,除了常年向慈善會捐贈,還時常到殘疾人基地教學以回報社會。個人勵志事跡先后被“新華日報”、“宜興日報”,宜興電視臺“關注”、“陽羨茶館”,宜興交通廣播電臺“紫砂琦談”,“小君訪談”等欄目報道。
原創作品《尋》、《君子》壺等申報了外觀設計專利,原創作品《知足壺》、《君子之風》、《牛氣沖天》、《大地壺》、《含笑》、《超·逸》、《陶韻》、《花蝶壺》、《湖堤柳影壺》、《君子壺》等被無錫博物館、西安碑林博物館、中國紫砂博物館、江蘇省殘疾人聯合會、宜興市愛德培訓學校、云南省博物館、中國紫砂博物館、江西省博物館、中共一大紀念館永久收藏。
藝術成就
從藝至今,范月琴的藝術作品不斷展現新的水平和風貌,形成自身獨特的藝術風格,多件作品獲國內外大獎。
2007年,作品《畫》獲江蘇省手工制陶技能大賽三等獎;
2008年,作品《力與美》獲手工制陶大賽優秀;
2010年,作品“愛”組壺獲女陶藝家創新作品優秀;作品《冬日暖陽》獲首屆“希望杯”紫砂壺藝大賽優秀;
2011年,作品《創造完美》榮獲第四屆全國殘疾人職業技能大賽陶藝組亞軍;作品《露》獲第二屆廣州紫砂-陶瓷藝術文化節“紫陶杯”評比優秀;
2012年,作品《大地壺》、《君子壺》獲第二屆“希望杯”創新評比大賽一等獎、三等獎;
2012年,作品《畫》、《知足》被中殘聯選為兩岸三地殘疾人手工藝品聯展(澳門展)并作為國禮贈送;
2013年,作品《寫意》入選巾幗陶藝展;
2013年5月,榮獲“第二屆宜興市十佳優秀青年陶藝家”榮譽稱號;
2013年11月,作品《鳴》榮獲第十五屆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中國工藝美術創新藝術金獎;
2014年獲第二屆宜興市殘疾人陶藝比賽第一名、第五屆江蘇省殘疾人職業技能競賽陶藝項目第一名;
2014年獲“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頒發的“江蘇省技術能手”稱號;
2014年中國技能大賽—全國殘疾人崗位精英職業技能競賽陶藝項目第一名、獲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頒發的“全國技術能手”稱號;
2014年,作品《春曉》獲第二屆“陶樂人生”紫砂精品展評佳作獎;
2014年,作品《四君子》獲第十六屆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中國工藝美術金獎”;
2014年《凌梅》壺、《邂逅》壺分別獲第五屆廣州紫砂—陶瓷藝術文化節“天工杯”金獎、銅獎;
2014年《祝壽》壺獲中韓陶瓷文化交流展暨第三屆西望杯壺藝大賽一等獎;
2015年腰圓竹段壺獲第八屆中國宜興國際陶瓷文化藝術節“景舟杯”制壺大賽中級組銅獎;
2016年腰圓竹段提梁《逸》獲第四屆東方工藝美術之都博覽會暨江蘇民間文藝“迎春花”獎;
2017年12月獲江蘇省鄉土人才“三帶”新秀榮譽稱號;
2019年作品《操》壺獲《“紫道·黔行”宜興紫砂名家藝術作品展》暨“方圓”杯紫砂創新作品大賽金獎;
2020年6月獲江蘇省鄉土人才“三帶”能手榮譽稱號;
2020年作品《超·逸》獲“藝博杯”江蘇省工藝美術精品大獎賽金獎;
2020年作品《祥和套壺》獲第十一屆“藝博杯”工藝美術精品大獎賽銀獎;
2020年作品《延續》獲第九屆“大地獎”中國陶瓷創新與設計大賽銀獎;
2021年作品《根》獲“韶光紫蘊”宜興紫砂名家藝術作品展暨“方圓”杯紫砂創新作品大賽銀獎;
2021年作品《謙和提梁》獲第十屆“大地獎”中國陶瓷創新與設計大賽銀獎;
2021年作品《幸運套組》獲第七屆江蘇省工藝美術“藝博杯”陶藝創新作品展評暨陶藝論文評比銅獎。
2022年《超套組》被評為第十一屆中國—宜興國際陶文化藝術節——“巾幗心向黨喜慶二十大”宜興市女陶藝家優秀作品展評“優秀作品”。
2022年被聘為中國民族民間工藝美術家協會專家庫專家;
2023年被聘為遼寧科技學院客座教授;
2023年獲江蘇省陶瓷藝術名人榮譽稱號;
2023年獲2023西望國際陶藝文化交流周“陶藝文化交流貢獻獎”。
個人論著
2007年《漫談紫砂花器的創作與特點》發表于《中國農村教育—江蘇宜興陶藝交流論文專輯》;
2010年《淺談紫砂花貨的女性化傾向》、《一枝一葉一世界,一壺一茶一乾坤》—“愛”組壺創作隨想發表于《美術大鑒》;
2011年《淺談紫砂竹貨的創作》;
2012年《淺談心性在藝術創作中的體現》;
2016年《有竹、有茶、有壺,便是人生歡喜時》、《品味“四君子”的人生智慧》發表于《江蘇陶瓷》;
2018年《感知歲月的痕跡》發表于《江蘇陶瓷》;
2021年《竹間聞鳥啼,當下迎晨曦》發表于《江蘇陶瓷》;
2021年《祥和美滿,孕育希望》發表于《江蘇陶瓷》。
個人事跡
2008年受邀宜興廣播電臺人物訪談“紫砂琦談”
2011年,參加第四屆全國殘疾人職業技能大賽
2012年《畫》、《知足》被中殘聯選為兩岸三地殘疾人手工藝品聯展(澳門展)并作為國禮贈送
2013年《寫意》入選“水韻陶都—溫婉砂陶”巾幗陶藝展
2013年《凌梅壺》入選“青春萬歲—宜興青年陶藝家作品展”
2014年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績代表江蘇省參加第五屆全國殘疾人崗位精英職業技能競賽陶瓷產品設計師(陶藝)項目比賽
2015年于宜興市愛德學校對殘疾人學生義務教學
2015年受邀宜興廣播電臺人物訪談“小君訪談”
2016年代表中國赴法國參加國際殘疾人職業技能賽陶藝項目比賽
2016年受邀參與“同步奔小康,實現中國夢”紫砂文化北京交流活動
2016年宜興市愛德陶藝社對殘疾人作品評選交流
2016年赴深圳開展紫砂知識講座
2020年中國陶都網紫砂人物錄制
2020年陶都宜興十佳優秀青年陶藝家作品展
2020年受中殘聯邀請于北京參加優秀殘疾人藝術家百人推介活動
2021年參加“紫砂傳承愛德九久”文化助殘活動并致詞
2022年受邀第十一屆中國—宜興國際陶文化藝術節——“巾幗心向黨喜慶二十大”宜興市女陶藝家優秀作品展開幕式
2023年赴遼寧科技學院參加客座教授受聘儀式暨“走近紫砂”“紫砂的全手工成型工藝”紫砂專題講座
2024年參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陶藝學會名譽主席、世界著名陶藝家雅克·考夫曼為紫砂礦源地宜興市丁蜀鎮黃龍山地質公園創作的大型裝置陶藝“陶潭印荷”項目
《超》
2024年作品《超》套組、腰圓竹段提梁《逸》亮相故宮博物院
2024年赴深圳參加中殘聯、全國婦聯聯合項目“美麗工坊”深圳文博會巡展,現場展演“宜興紫砂陶”制作技藝
匠心筑夢,砥礪前行。三十多年的紫砂之路,范月琴始終腳踏實地,自強奮進,形成了自身獨具特色的紫砂風格。為人沉穩大方,勤勉樂思,勇于創新。所制作品古樸敦實,風韻雅致。尤其花器作品生動自然,形神兼備,是紫砂花器的代表性人物之一,所創作品多以紋理新、內涵深、韻味濃、選料優為特色,集細、巧、秀、精、實用與收藏于一體,自成一派。
都說壺如其人,范月琴作品就如她本人一般細膩典雅,端莊大方。線條清晰流暢,栩栩如生。
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副主席李東梅來到了江蘇展位,在看到“美麗工坊”宜興項目展示的文創作品后,不禁連連點贊。李東梅對參與項目的工作人員表示了極大的鼓勵,稱贊他們不僅為文創領域增添了別樣色彩,更是為殘疾人群體提供了展現自我、實現價值的優質平臺,希望“美麗工坊”宜興項目在宜興殘聯的引領下,繼續深耕,不斷推陳出新,將這份美好傳遞到更遠的地方,讓更多人領略到宜興文創以及其背后所蘊含的人文精神的獨特風采。此次亮相北京大運河博物館對于宜興“美麗工坊”來說是一次意義非凡的展示機會相信在各界的關注與支持下它將邁向更廣闊的舞臺綻放更為璀璨的光芒!講好殘疾女性故事,讓“美麗工坊”更美麗更響亮,助力更多的殘疾婦女實現就業增收。
責任編輯:楊博 沈彤
新聞熱線:021-61318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