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博會場館周邊綠化景觀提升接近完工——閔行將現申城首條紅楓大道

    2018-10-11 15:02  |  作者:崔松鴿  |  來源:閔行報


      “紅楓大道”建虹路、“絢麗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之路”申長路……進博會的腳步
      
      越來越近,周邊道路及公共綠地的建設也接近尾聲。“每條道路都有自己的特色,截至目前喬灌木已完成”,記者從區綠容部門獲悉,除架空線落地、市政道路翻修等影響的小部分地塊,其余區域內地被植物的種植將于9月30日前全部完成。                    
      
      色彩斑斕美得不想挪步
      
      此次進博會周邊區域綠化工程,主要涉及華翔路(北翟路-滬青平公路)等12條道路區段景觀提升及重要道路交叉口處18個景觀節點設計。
      
      作為嘉閔高架上下口之一的建虹路,最能體現窗口形象,行道樹選擇的是美國紅楓。隨著氣候漸漸變冷,部分葉子略顯黃色——色葉樹能根據氣溫呈現不同顏色,到10月底葉子會從黃色漸變成紅色,“盡管持續不長,但景觀效果非常獨特,到時將會成為全市首條紅楓大道”,區綠容局黨委書記、局長林靖稱,“小喬木采用桂花、石楠、櫻花、雞爪槭,兩側綠地喬木采用黃山欒樹、沙樸、銀杏、香樟,目前喬、灌木及地被已全部完工”。
      
      申長路上蘇虹路至甬虹路的樣板段,是商務區最成熟的區域,區綠園所副所長吳凌峰介紹,“隔離帶連續整片種植品種月季和藍紫色墨西哥鼠尾草,上海還沒嘗試過,屆時這條‘絢麗之路’的視覺效果會非常震撼。
      
      不僅如此,每條道路都有特色:通虹路的楓楊和茶梅球,甬虹路的無患子和狼尾草,錫虹路的櫸樹和茶花,蘇虹路的行道樹是體現老上海情懷的懸鈴木……申昆路上的黃山欒樹已漸顯露秋色,紅色石榴花夾雜其間;穿過舟虹路上的樸樹,北橫涇兩側慢行步道已好,兩側月季花開,美得不想挪步。
      
      鑲嵌在商務區的城市綠地
      
      除了這些主干道,進博會周邊區域迎賓、云霞、天麓三大綠地改造工程也如火如荼,天山西路、新虹街道現有公共綠地、天山西路(華翔路-七莘路)以及七莘路(北翟路-滬青平公路)樹木種植也接近尾聲。
      
      三大綠地中,云霞綠地樣板段已全面完成,沿天山西路前期因頂管施工影響,也將在月底完工;其他綠地內區域局部花灌木調整優化,90%已完成。位于申貴路申長路口東北側的天麓綠地,路口最近出現了一座既現代又古樸的花境,記者到達時,工人正在做最后的現場清理和澆水。往里走,一條石磚小路蜿蜒進去,沿著北岸的北虹港,造好了親水平臺和慢行步道。天麓綠地主體部分高低起伏,小山坡上的白色草花襯著綠色草地,十分清新養眼。出來穿過申長路,對面即是新建成的新虹街道公共綠地。
      
      相比之下,迎賓綠地更顯開闊。在申長路衢虹路口,南虹港南北兩側,大部分都是寬闊的大草坪,站在馬路對面,隔幾分鐘就有飛機劃空而過。這種獨享的景觀,可能成為馬路對面經緯匯商務樓的員工們,抬頭可見的日常。
      
      部分參考香榭麗舍大道
      
      據悉,此次景觀提升的12條道路中,華翔路、中春路、揚虹路、蘇虹路和建虹路5條屬于對外連接交通性主干道;申濱(南)路、錫虹路和舟虹路3條路為城市生活性主干道,兼具交通和生活服務功能;通虹路、紹虹路和甬虹路3條路為城市支路,主要分布在居住區內。
      
      “現有綠化整體缺乏特色”,區綠容部門負責人介紹,此次改造通過景觀營造點亮門戶形象,體現迎進博會的氛圍,遠期考慮植物的生態服務功能。北側住宅區較為集中,正在建設的商業區主要分布在蘇虹路沿線,18個景點按照硬景統一、軟景提升、點景突出的原則美化,還會增添標識系統、城市家具等,將來成為周邊市民可享的品質生態空間。
      
      另據南虹橋公司工程部透露,綠化景觀提升工程部分路段還參照了法國巴黎香榭麗舍大道景觀設計,店鋪入口和門窗被掩藏在景觀樹陣后面,與街景融為一體,以人為本,因地制宜,藝術性、生態性、生物多樣性打造與國際接軌的道路景觀。
    注:本網發表的所有內容,均為原作者的觀點。凡本網轉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等文件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
    0

    掃一掃上 海文藝網

    掃一掃 上海文藝網微信

    上海文藝網客戶端
    上海文藝網手機
    文藝電臺客戶端下載
    責任編輯:沈彤
    電話:021-61318509
    郵箱:bjb@shwyw.com
    廣告投放聯系方式:021-61318509 郵編:201602 上海文藝網總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藝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嚴禁一切有損本網站合法利益的行為, 所有用稿為公益交流。請嚴格遵守互聯網絡法制和法規、轉載稿件如有異議立即刪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區樂都路358號云間大廈15樓1503室 版權所有 滬ICP備13019820號-1 滬ICP備13019820號-5 工商電子營業執照 20160406145114127 滬公網安備 310117020054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