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盧曦為FT中文網撰稿
每年1月在瑞士舉辦的日內瓦國際高級鐘表沙龍,簡稱SIHH,標志著鐘表行業新一年競爭的開始。定位不同,同樣具有行業風向標地位的巴塞爾國際鐘表珠寶展是在每年3月舉辦。
全球第二大奢侈品集團,特別以鐘表珠寶見長的歷峰集團是SIHH的主角,卡地亞、伯爵、江詩丹頓這些最受中國富人追捧的鐘表珠寶品牌,占去了展館里最大的面積。
SIHH仍然實行邀請制,只有拿到邀請函的人才能被保安放行進門。沙龍第一天晚上仍然有穿傳統服飾的樂隊巡回演奏,禮賓處的男侍應生必須穿經典的英式酒店門童裝。種種細節,保持著歐洲老派貴族的風度。
2015到2016年,全球奢侈品市場表現低迷,整個行業在悲觀情緒中度過了不算短的一段時間。然而,到了2016年最后的幾個月,歷峰集團的業績出現回暖,季度銷售額同比增長達到5%。到中國農歷春節前后,其他一些重要的奢侈品集團業績也披露出來,奢侈品行業“重回增長”的跡象越來越明顯。
似乎,全世界的富人們又開始花錢了,而中國富人財力強勁到令人興奮的程度。從參加SIHH的媒體就可以看出端倪——中國媒體人數眾多,被分為兩個四五十人的大組,其他國家往往只有個位數媒體被邀請。
現場當然還有全球各地的鐘表經銷商,他們看表、下訂單。每個品牌的展館里都塞滿了人,看表的小房間都被早早約滿,經銷商一批批進進出出,品牌的員工一遍又一遍展示、講解,忙碌而有序。
代購
澳洲代購生意的黃金時代正走向終點
中國實施的海關及跨境電商新規、以及部分奢侈品公司控制供應鏈的意愿,正在對一度火爆異常的生意造成打擊。
人群中,說日語的經銷商人數眾多,日本是高級鐘表世界版圖上非常重要的一個國家,高級鐘表在日本發展歷史悠久,日本藏家眼光、品味向來不俗。而另一個高級鐘表的重要市場——中東,卻不見經銷商前來。業內人士解釋道,高級鐘表在中東以品牌直營模式為主,經銷商在這門生意中的角色沒有其他地區那么重要。
SIHH的氣氛是嚴肅、嚴謹的,完全不同于明星、紅毯、閃光燈下熱鬧的品牌市場活動。沙龍幾乎展現了全球制表業的最高水平,每個品牌都會拿出最代表品牌技術實力的,超高難度的作品,對外主要講科學和技術,像一場學術論壇。江詩丹頓一款擁有23項功能的“天體超卓復雜腕表”甚至需要配備一本書,教顧客怎樣調節、怎樣讀懂這塊表。
因為腕表藏家是不容易被明星代言打動的,他們癡迷的是技術、功能,而碳纖維、石墨烯等新材料的運用又讓很多腕表具備了現代感。
2017年的這個春天,高級鐘表品牌們集體意識到了女性市場的重要。幾年前邀請中國女演員周迅穿西裝拍攝中性大片引發關注的IWC萬國表,今年主推“達文西系列”女表;去年在中國社交媒體上表現活躍的積家著重更新了約會系列女表,寓意浪漫,在約會時間到來之前,會發出一聲清冽的鈴響以提醒。
通常,女性不會在乎一塊表是否一開始就是為女性設計的,而男人們通常不會愿意戴女表,幾乎每個品牌都重視增強對女性市場的滲透。
對于高級鐘表品牌來說,需要重視的不僅僅是買表佩戴的顧客,還有鐘表藏家這個群體。鐘表收藏在歐洲有漫長的歷史和文化,那些繼承大量財富的“老錢”尤為愛好鐘表珠寶,在美國和亞洲,新富人群一邊學習知識,一邊展現出巨大的胃口,重要性不相上下。
德國高級鐘表品牌朗格CEO施密德說,中國鐘表藏家的數量正在顯著增長,他們的一個特點是越來越傾向于在本地購買,以往大量在海外購買高級鐘表的情況正在發生變化。這就給品牌帶來更高的要求,比如新增店鋪、擴大面積,在售后服務上投資。產量非常有限的朗格去年在北京SKP開了新的店鋪。
這些品牌都極度重視傳統,每家都有令人贊嘆的鎮館之作,數百萬、上千萬的單價并不鮮見。同時他們也在巧妙地降低門檻,推出一些入門級的產品,讓那些對高級鐘表感興趣,但財力還不足的顧客可以染指。
SIHH一點也沒忽視社交媒體的驚人力量,對互聯網的運用絲毫沒有落后。比如這一屆主辦方專門開發了一款導覽的app,幫助觀眾更有效地觀展。卡地亞、IWC萬國、積家等品牌都在中國的社交軟件微信上開發了網上商城,讓顧客在手機上就能購表。
這個古老的行業,努力堅持著傳統,但一刻也沒忘記跟上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