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上讀書會“頭牌”打響“上海文化”品牌,思南何止是個讀書會?

    2019-2-21 15:47  |  作者:小肥羊  |  來源:文藝網

           思南讀書會迎來800多位各界嘉賓,讀者超過4萬人次全民越來越注重閱讀教育。
      思南讀書會5歲了,如果是一個孩子,該上幼兒園大班了。”今天下午,一如過去5年中200多個星期六的下午,思南讀書會風雨無阻與讀者相約。中午時分起,就有讀者陸續排隊,主辦方提早打開了大門,距離活動開始還有半個多小時,會場內已經幾乎沒有插足的空檔。這是思南讀書會的第285期活動,邀請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陳引馳、傅杰對談“今天為什么需要讀古典?”自2014年2月15日創辦起,5年來,思南讀書會迎來800多位各界嘉賓,讀者超過4萬人次。見證這個“新生兒”每一步成長的是這座城市熱愛閱讀的讀者。“感謝讀者不離不棄,謝謝儂!”活動正式開始前播放的短視頻以“感謝”結語,笑聲和掌聲讓小小的空間暖意涌動。

      

      “網上買書雖然方便,但人與人的接觸與交流仍是無法取代的。逛逛書集、聽聽講座、喝喝咖啡、會會朋友,希望這可以成為市民生活的一種方式。”這是五年前,上海作協副主席、思南讀書會發起人孫甘露對于這個“新生兒”的冀望。五年來,打出“專業牌、作家牌和國際牌”,思南讀書會成為滬上讀書會名副其實的頭牌,漸成全國知名的“上海文化”品牌。“不來思南讀書會,好像就不能進入國內一流作家的行列。”茅盾文學獎得主、作家畢飛宇曾這樣調侃。

      

      “早、高、恒”,有人這樣總結思南讀書會的成功之道。在思南公館這片歷史文化街區中誕生的思南讀書會之所以成為滬上具有引領性的全民閱讀品牌活動,首先在于其創辦早。五年前,當時上海的閱讀活動遠不如今天這般熱鬧豐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上海書展及其延伸活動上海國際文學周,每年舉辦之時總讓讀者“踏破門檻”。正是從這種反差中,思南讀書會的創辦團隊看到了市民巨大的需求。
      
      “高”是讀書會立意高遠、品味高雅。相比市面流行的碎片閱讀、淺閱讀,一些高品質、高品位的讀物因其閱讀難度的客觀存在,往往被市場冷落,難以進入讀者視野。通過專家學者的解讀、領讀,讀書會的格局從滿足需求進一步提升為引導需求。“我喜歡這里的學術氛圍,提問者的水準不低,嘉賓的回答讓人豁然開朗;我喜歡這里的選題琳瑯滿目,背景布置每周不同,各具特色;我喜歡這里的講臺貼近聽眾,比聽眾席略高一點讓后面的人看得到,親民的活動連保安都是笑臉相迎……”思南讀書會兩屆榮譽讀者許樹建這樣形容。

      

      “恒”是讀書會的持久性,作為一項免費惠民活動,每周堅持舉辦已是不易,更可貴的是始終保持穩定的高質量。“思南讀書會為文學服務社會、服務大眾探索了經驗,特別是培養了一批有組織能力、有創意的文學活動家。”上海作協黨組書記王偉說。

      

      “恒”更是讀者因認可而對讀書會產生的羈絆。五周年特別活動上,84歲的法語翻譯家馬振騁和許樹建、岑玥等思南讀書會老讀者再度獲頒“榮譽讀者”稱號。每期讀書會結束后,在思南讀書會的讀者微信群中,幾位骨干成員總會連夜整理活動實錄,撰寫心得,收集背景資料,匯成數萬字的讀書會筆記。書友們還與許多讀書會嘉賓建立了聯系,收到用心制作的讀書會筆記,嘉賓們常常感慨,在思南讀書會的閃亮品牌背后,來自讀者和大眾的力量是更深厚的動力。“思南讀書會各個年齡層的讀者都兼顧到,一旦談論到與上海搭界的話題,互動比往日更熱烈,有些知識點嘉賓還沒有說出來,讀者已經反應過來。”岑玥說,5年來,書友們成為生活中的朋友, 有交流的欲望和習慣,翻譯家馬振騁家中每季度一次的聚會被大家戲稱為又一個“馬廄書房”。

      

      思南讀書會又何止是一個讀書會?從思南讀書會、思南書集到思南書局快閃店、實體店和《思南文學選刊》,五年來,“文化思南”形成了一個品牌矩陣,并帶動更多社會力量加入城市閱讀生活和市民精神世界的塑造。它是市民的一間書房,也是全民閱讀的一個燈塔,在這座城市點燃了更多閱讀熱情。眼下,思南讀書會還在醞釀“走出去”的步伐。“思南是上海的品牌,也不只是上海的品牌。”五歲生日之后,這是眾人對它的新期許。

    注:本網發表的所有內容,均為原作者的觀點。凡本網轉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等文件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
    0

    掃一掃上 海文藝網

    掃一掃 上海文藝網微信

    上海文藝網客戶端
    上海文藝網手機
    文藝電臺客戶端下載
    責任編輯:沈彤
    電話:021-61318509
    郵箱:bjb@shwyw.com
    廣告投放聯系方式:021-61318509 郵編:201602 上海文藝網總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藝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嚴禁一切有損本網站合法利益的行為, 所有用稿為公益交流。請嚴格遵守互聯網絡法制和法規、轉載稿件如有異議立即刪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區樂都路358號云間大廈15樓1503室 版權所有 滬ICP備13019820號-1 滬ICP備13019820號-5 工商電子營業執照 20160406145114127 滬公網安備 310117020054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