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時光的藝術:江山博物館展出百余件鐘表藏品

    2017-3-20 17:10


      3月14日,一場“時光的藝術”鐘表展在江山博物館拉開帷幕。鐘表展由江山市博物館和溫州市博物館聯合主辦,溫州鐘表收藏者陳瑞祥為此次展覽帶來了150多件鐘表藏品,其中展出的有100多件。
      
      這次展覽源于2015年,陳瑞祥在溫州市博物館舉辦的首屆鐘表精粹展,在溫州的展覽效果出奇的好,溫州市博物館便推薦給了全省各地的博物館。在江山的這次鐘表展,是陳瑞祥在溫州市外進行的首次鐘表展覽。
      
      “捷克隕石是世界著名隕石博物館曾經的第419號藏品,大約形成在一千五百萬年前……”展廳內,一塊代表宇宙時間的捷克隕石拉開了一場浩瀚的時空維度,從新石器時代的日晷、沙漏、機械鐘、懷表,再到近現代腕表,展覽以鐘表的演化為脈絡,交織機械的冷艷與懷舊的溫情,系統而多元的將不同種類和結構的鐘表形象的再現。
      
      在江山博物館展出的展品中,最珍貴的是十八世紀法國名師制作的珠口琺瑯芝麻鏈懷表,18K金表殼,白琺瑯表盤,表正面有時針分針,周圍鑲嵌51顆黑珍珠。后蓋為琺瑯料繪制的藍色花壇樹木花卉動物圖案,畫面栩栩如生。故宮館藏200件精品懷表中,有一件藏品與其非常類似;最有價值的是1922年,天文臺競賽冠軍表,也就是說這只懷表是當時的表王,陳瑞祥曾做過測算,這只懷表一天的誤差基本為0秒,幾天才有1秒誤差,與現代工藝差不多……此外,還有英國皇家海軍軍用計時的“馬車鐘”也叫“皮套鐘”;航海鐘;百達翡麗多功能的鐘(時間、氣壓、溫度、濕度等功能)等等。
      
      除了以鐘表演化脈絡展出的展品,展覽中還有一個紅色主題的展區,像1949年、1959年等時期的紅色文化的鐘表,透過鐘表的特點可以看出一個時代特征;還可以通過展覽看到1949年以后,上海牌、海鷗牌、北極星等自主品牌的鐘表,掀開一代人的深深記憶。
      
      “一件鐘表就是一部歷史,是匠造和藝術的精華。”陳瑞祥介紹說。
    注:本網發表的所有內容,均為原作者的觀點。凡本網轉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等文件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
    0

    掃一掃上 海文藝網

    掃一掃 上海文藝網微信

    上海文藝網客戶端
    上海文藝網手機
    文藝電臺客戶端下載
    責任編輯:沈彤
    電話:021-61318509
    郵箱:bjb@shwyw.com
    廣告投放聯系方式:021-61318509 郵編:201602 上海文藝網總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藝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嚴禁一切有損本網站合法利益的行為, 所有用稿為公益交流。請嚴格遵守互聯網絡法制和法規、轉載稿件如有異議立即刪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區樂都路358號云間大廈15樓1503室 版權所有 滬ICP備13019820號-1 滬ICP備13019820號-5 工商電子營業執照 20160406145114127 滬公網安備 310117020054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