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后,有道將如何把教育“進行到底”?

    2019-10-29 11:12  |  作者:記者 劉哲銘  |  來源:中國企業家


      有道上市后,擺在周楓面前的路也并非坦途,但他卻一點不擔心。在他看來,線下教育市場規模17000億,線上增長空間巨大。
      
      10月25日(北京時間),網易有道正式登陸紐交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DAO”。
      
      在接受《中國企業家》等媒體采訪時,周楓看起來心情不錯。他坦言:“我們對于長期把生意做好,給股東回報是非常有信心的。我們股東結構什么的也都還不錯,很多都愿意長期跟著公司一起發展,所以我們對短期波動不會有覺得不開心。”
      
      “長期發展”,是網易對于有道十分關鍵的支持,從2007年做搜索開始,網易對有道進行了近十三年的支持,正因如此,有道才有機會潛心布局業務,在軟硬件領域進行了諸多布局和探索。
      
      上市后,有道將獨立把賬面向外界透明化,不能再依靠著集團這棵“大樹”。未來,有道的方向是什么,它究竟是一家什么樣的公司?對于一家即有硬件產品又有線上課程的公司,如何管理?網易集團在文化上又如何影響了有道?在轉化率等關鍵數字上,背靠流量入口的有道有什么優勢?
      
      在近兩小時的采訪中,周楓一一回答了這些疑問。
      
      
      
      來源:被訪者
      
      以下內容經《中國企業家》整理編輯:
      
      談上市
      
      Q:對于今后股價的走勢,怎么看?
      
      周楓:我們對于長期把生意做好,給股東回報是非常有信心的。我們股東結構什么的也都還不錯,很多都愿意長期跟著公司一起發展,所以我們對短期波動不會有覺得不開心。
      
      Q:現在很多在線教育都是不盈利的,你怎么看待后續走向盈利的問題?
      
      周楓:我覺得教育行業長期來看,有了規模,盈利是不成問題的。線下是這樣,線上應該更是這樣。現在是因為看好這個行業,快速的投入,所以才會有虧損的問題。對于有道,我們一些學段本來就是盈利的,比如高中、邏輯英語這樣的拳頭產品,現在是因為在投入像初中、小學這樣素質類的課程,才會使得我們現在不盈利。
      
      Q:華爾街的投資者懂有道嗎?
      
      周楓:問得最多的問題是跟其他公司有什么不一樣的嗎?聊過好幾輪后,把有道的特點和大家講得比較清楚。首先,我們有非常大的流量,并且已經把流量轉化跑通了。其次,我們技術也上優勢,像我們的有道智能筆是真的收集到大量學習數據。還有新的體驗,以及我們內容打磨的模式、整個人才梯隊等等。投資者對我們也比較認可,對教育也非常看好。
      
      Q:你如何跟投資人講故事?
      
      周楓:跟投資人講硬件很難,整段話中間出現一個詞叫做Hardware,他腦子里就會立馬想到業務估值了。所以做產品的時候,你只能告訴投資人結果,你就告訴他說為什么這個產品他賣得的確很好。比如說,我們會說有道比競爭對手領先兩年,的確領先兩年。然后呢?詞典筆你用一下,美國沒有吧?對,確實沒有。他們覺得這還有點意思。
      
      Q:融資的錢怎么花?
      
      周楓:主要是內容、技術、市場三方面投入。內容就是開發新的課程內容和改進現有課程內容,這是我們現在最大的風格。
      
      Q:財報里提到,集團有提供給有道短期借款,這個錢會還嗎?
      
      周楓:會還。其實招股書上也有一個關鍵的信息,網易不會要求有道用融資的錢來歸還。這其實是網易給我們提供資金的一個手段,你沒有掙到錢,你也沒辦法還。對于網易來的角度來說,教育是網易的四大核心業務制度,然后網易保持控股。
      
      Q:那怎么還呢?
      
      周楓:對,如果你自己去做公司,就知道一定會欠很多錢。用貸款的方式欠到錢,這個叫運氣好,或者用投資款的方式欠錢,那個叫利滾利。最后一定都是要還的,所有融到的錢都是要還的,包括這次我們IPO路上的錢,大家不要以為融到的錢是免費的,唯一的辦法就是掙錢。
      
      談業務
      
      Q:背靠集團做事和單獨創業,你覺得有什么不同?
      
      周楓:我覺得各有利弊。如果完全獨立拿VC錢,那你可能死了就死了,但是可以很快重來。當然,前提是還能拿到錢了。如果你有一個集團作為支持方的話,好處就是你可以試驗更長一些。當然Bezos說過一句話,我覺得還挺有道理的:如果你能做到超越VC投資的周期,你的競爭對手就會非常少。有道也會專門挑一些不適合VC做的事,比如硬件。
      
      Q:網易的文化對有道有什么影響?
      
      周楓:網易的文化是一個完全看用戶的文化。我們內部的話有幾句很直接的話:老丁說的都是對的,除非用戶調研結果反過來。體會一下這句話。什么意思?丁磊作為用戶的代言人,很多時候是非常厲害的,他大部分時候是替代用戶說話。但是如果你覺得他真的不對,那你就去找用戶證明他是錯的,因為一旦你能找用戶證明他是錯的,他就沒話說。丁磊不是一個盯著錢的人,他經常說盯著錢是掙不到錢。真正網易文化就是這樣的。邏輯其實非常簡單的,你給用戶創造了價值,你才有機會談創造商業價值,倒過來是不行的。
      
      Q:有道業務線復雜,有少兒還有成人,有素質教育還有學科,然后又有平臺和硬件,你怎么思考整體業務,你的底層邏輯是什么?
      
      周楓:我們其實這個問題想得挺多的,就是說你到底是要做一家專注的公司還是一家綜合性的公司。看過很多不同的模式演進過程之后,就會思考為什么有些公司成功了,有些公司那么努力,而且人能力也很不錯,最后還是不行。的確有時候選擇是很重要的,在這些問題上不能選錯。
      
      我們目前看法是這樣子的,比較簡單。教育這個產品因為它的用戶需求較碎片化,所以做特別窄的垂直產品會很難做,最后反映到業務的指標上就是獲客和留存。獲客你會跟別人一樣貴,但是你會很難留住這些人。所以我們認為還是要要有一定的綜合性,但是這個時候怎么管理,這會是比較重要的問題。
      
      Q:如何管理?
      
      周楓:我們相信說通過內部的整個的項目管理機制,以及說找到一批非常強的帶頭的人,能夠把這些產品都做好,所以這也是為什么我們我們對我們教育產品的管理,總體上是一個流水線的這樣。它需要有一個產品,有一批產品在規模化過程,有一批產品在上線到打磨的過程,有一批產品在研發過程。
      
      Q:有沒有考慮對公業務?比如學校、培訓機構。
      
      周楓:這塊有道已經在做。但是我們的主業是to C,to C和to B不一樣,我們一定會采取一個差異化的戰略。因為不是你的主戰場的話,如果要去跟別人正面競爭,所以我們一定會采取差異化的產品,他做A需求,我就做B需求被。比如說有一個現在賣的比較好的服務,是幫學校批作業,這叫有道智能作業,能把以往老師三個小時的批改時間縮短到20分鐘。
      
      Q:對于K12,工具轉化率是多少?低價課的推廣轉化率大概是多少?
      
      周楓:我們財報沒有公布的數據可能也不方便對外公布。我們48元課的轉化率是15%~20%。
      
      談未來
      
      Q:你覺得線上教育市場有什么特點?
      
      周楓:我覺得整個教育市場的特點是它一直都很分散。線下大家都知道的,新東方好像加起來4%個點,市場份額非常小。線上聚集度會更高一些,但還是分散。分散的意思是干什么都能掙錢。只要干得真的好,干得不好,這個市場增長再快也掙不到錢。有老師教能掙錢,沒老師教互動方法教照樣能掙錢。所以你說我們是平臺公司,我們一直不這么提,但是但是你可以認為是說我們希望是做有有內部的市場機制和生態的公司。
      
      Q:你對線上教育的監管怎么看?
      
      周楓:其實最近幾個月來,政府對這塊鼓勵的聲音多了,正在變好。長期來看的話,中國的家庭對于孩子的個性化教育培訓需求是剛需,所以這個行業一定是會有的,但中間過程可能還是會有波折。
      
      Q:有人說在線教育已經進入了下半場,你怎么看?
      
      周楓:肯定沒有下半場,線下17000億,然后線上現在才多少。我們認為在線教育的體驗會優于線下教育。這是今年講了好多遍的判斷,這個判斷其實是有很多后果的。當然任何一個這樣的判斷,其實都是為了鞭策團隊用的。我們說完這個話之后,每個團隊就開始想說怎么才能超過線下?如果做到這一點,它的結果是不是說線上掙錢應該比線下多?是不是行業總收入應該比現在多?是不是定價應該比線下高?都是有可能實現的。當然沒有人能知道說什么時候實現,沒有人能知道說先實現哪一個。互聯網一遍又一遍的發展證明了事情的可能性。
      
      Q:線上體驗好和效果好是一回事嗎?
      
      周楓:所謂體驗就是效果,如果說感覺好,但是最后沒效果,不叫體驗超過線下。教育其實和健康醫療很像,它的產品品質是由兩部分決定的。一部分是最終的,就像醫療室治療效果,教育就是提分效果。另外一部分就是過程中間用戶的滿意度。
      
      Q:IPO之后,壓力有沒有變化?
      
      周楓:商業化壓力肯定會變大,畢竟上市之后肯定需要做得更快。做事情總會有壓力,但是如果你自己熱愛這件事情,或者說團隊也熱愛這件事情,壓力就會變成一個很正常的事情。上市之后肯定會更透明,還會多一些工作,最重要的是公司會多一些成本。做上市公司就要多花好多錢,但是總體上我們覺得好處比壞處大,所以還是應該去做。
    注:本網發表的所有內容,均為原作者的觀點。凡本網轉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等文件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
    0

    掃一掃上 海文藝網

    掃一掃 上海文藝網微信

    上海文藝網客戶端
    上海文藝網手機
    文藝電臺客戶端下載
    責任編輯:沈彤
    電話:021-61318509
    郵箱:bjb@shwyw.com
    廣告投放聯系方式:021-61318509 郵編:201602 上海文藝網總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藝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嚴禁一切有損本網站合法利益的行為, 所有用稿為公益交流。請嚴格遵守互聯網絡法制和法規、轉載稿件如有異議立即刪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區樂都路358號云間大廈15樓1503室 版權所有 滬ICP備13019820號-1 滬ICP備13019820號-5 工商電子營業執照 20160406145114127 滬公網安備 310117020054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