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古典主義牧神潘趣碗

    2017-4-5 15:07  |  作者:高乃成

      這是一只十九世紀末法國新古典主義風格潘趣大碗,制作工藝十分精美,有古希臘神話牧神潘的頭像,然后花卉裝飾也極其講究,做得美侖美奐,碗內鍍金,十分華美。整體品相還是挺不錯的,碗底邊緣稍有輕磕,有底部的照片,不影響整體美觀,算基本全品相有使用痕跡。下面說牧神潘恩:在古希臘神話中,半人半獸的牧神是創造力、音樂、詩歌與*愛的象征,同時也是恐慌與噩夢的標志。潘恩是半人半獸神,頭上長著一對山羊角,下半身長著一條羊尾巴與二條羊腿。他是神使赫耳墨斯的兒子,是愛喧鬧和喜樂的神,一切荒野、叢林、森林、群山都是他的故鄉,他是牧神也是山林之神。摩羯座便是牧神所演變而來。下面說新古典主義:以復興古希臘羅馬藝術為旗號的古典主義藝術,在17世紀的法國出現,一直延續到19世紀初葉,成為歐洲文學藝術的主要思潮。所謂古典主義,就是以古希臘、羅馬的文學藝術為典范而得名。到了18世紀中葉,龐貝城的發掘,德國學者溫克爾曼美學思想的傳播,引起了人們對古典主義的興趣,古典主義又重新復興起來,故稱新古典主義。新古典主義藝術形象的創造崇尚古希臘的理想美;注重古典藝術形式的完整、雕刻般的造型,追求典雅、莊重、和諧,同時堅持嚴格的素描和明朗的輪廓,極力減弱繪畫的色彩要素。下面說潘趣酒碗:最初的潘趣酒,叫作“paantsch”,在印地語中是“五”的意思,意指潘趣酒由五種原料制成,即酒精、糖、檸檬、水和茶或者香精。十七世紀初期,潘趣酒由船員和東印度公司的雇員從印度引進印度,從那以后,潘趣酒又被介紹的歐洲其他國家。作為雞尾酒的一種,潘趣酒很快便成為一種流行的飲品。潘趣酒碗是用來盛裝潘趣酒的容器,通常是陶瓷的或者銀的,使用時是將酒從一個潘趣碗中用勺子舀進小酒杯中。潘趣酒碗通常都會被精心地打磨裝飾,有些有蓋子,而有些則是無蓋有托。


    注:本網發表的所有內容,均為原作者的觀點。凡本網轉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等文件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
    0

    掃一掃上 海文藝網

    掃一掃 上海文藝網微信

    上海文藝網客戶端
    上海文藝網手機
    文藝電臺客戶端下載
    責任編輯:沈彤
    電話:021-61318509
    郵箱:bjb@shwyw.com
    廣告投放聯系方式:021-61318509 郵編:201602 上海文藝網總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藝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嚴禁一切有損本網站合法利益的行為, 所有用稿為公益交流。請嚴格遵守互聯網絡法制和法規、轉載稿件如有異議立即刪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區樂都路358號云間大廈15樓1503室 版權所有 滬ICP備13019820號-1 滬ICP備13019820號-5 工商電子營業執照 20160406145114127 滬公網安備 31011702005446號